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究竟谁更“懂”关税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
随着周二美国略低于预期的美国6月CPI报告发布,特朗普显然认为自己又一次“赢”了;不过从金融市场的表现看,投资者似乎认为:鲍威尔昨晚才是真正的“赢家”——因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在昨夜进一步下降了……
这或许是一幕很有意思的场景,无论是呼吁美联储立刻降息的特朗普,还是今年以来一直谨慎至上按兵不动的美联储,都能从这份最新的6月CPI报告中,寻找到有利于自身立场的说辞……
这背后,显然与6月CPI数据呈现出的最终结果有关。在最受业内人士关注的一组指标中:美国核心CPI环比涨幅虽然不及预期,但确实高于了前月。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总体通胀数据符合预期,但家具和大型家电等商品价格的上涨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正在推高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
分析师表示,美联储能否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周二的通胀数据。由于核心通胀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最初数据看起来似乎仍未出现美联储所期待的关税引发的通胀提振效应,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随着家居用品、娱乐和服装等类别价格上涨,进口关税正逐步传导至核心商品价格。
事实上,6月美国服装价格环比上涨了0.4%,鞋类价格在连续数月下跌后上涨了0.7%。家具和床上用品价格也上涨0.4%,扭转了5月0.8%的跌幅,这些可能均表明与关税相关的成本压力正开始传导至消费者。
分析师认为,关税的全面通胀影响可能还需要时间显现,特别是在最新关税生效前提前运输了部分商品的情况下。“鉴于更高关税已经公布,美联储至少在未来几个月保持观望将是明智之举。”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在CPI报告发布后,投资者对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预期升至了97%,高于周一的93%。与此同时,9月降息的可能性在报告发布后大幅下降,在数据发布后就迅速跌破了60%,随后随着市场进一步消化数据,该概率一路下滑至了接近50%。
正如华尔街一再被提醒的,美联储的谨慎立场,不仅源于近期的数据,还源于对特朗普总统不断演变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Ryan Sweet表示,如果特朗普提出的8月1日关税措施生效,商品价格的通胀影响可能还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显现。目前预测美联储直到12月才会进行下次降息的Sweet指出,这可能使美联储保持观望态度,除非劳动力市场显著走弱。
“如果实施新关税,这可能使下次降息的时间推迟至基线预测之后,”这位经济学家表示。“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可能愿意等待更长时间,然后通过更激进的降息来弥补。”